当前位置:首页 > 值得一看 > 情感 > 能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南墙

能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南墙

Eddy2年前 (2023-03-29)情感12100


常听人感叹,听过许多道理,却过不好一生。


人总要走一些弯路,栽一些跟头,才能在刻骨的伤痛中,突然顿悟和觉醒。


人教人教不会,事教人一教就会。


能点醒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说教,而是经历。


能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南墙。



  • 生一场病,才知不要钱的东西是最贵的。


网上看过一个问题:有哪些道理,是你当初嗤之以鼻,后来却奉为圭臬的?


有个高赞回答说:免费的东西,往往是最贵的。


比如健康。


我们拥有时只觉理所当然,等到生一次病、住一次院,才明白一个健康的身体,才是好好活着的前提。


博主@萧然,在广告公司做策划工作,熬夜加班几乎是常态。


没时间做饭,顿顿外卖,重盐重油加碳酸饮料,加班熬夜时还要吃一顿夜宵。


不规律的作息、不健康的饮食,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,他却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。


直到某天因胃部出血去医院,被切掉了一部分胃。


家人为照顾他累垮了身体,手术费花掉了他几个月工资,他这才后悔没善待自己的身体。


北大教授刘国恩曾做过一项调查:财富积累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?


许多人都以为是环境、背景、运气,可结果令人大吃一惊:是身体健康。


刘国恩发现有些人一开始过得还不错,有车有房有存款。


但一场大病袭来,前半生的所有财富积累瞬间化为乌有。


忙碌半生,到头来两手空空。


所以刘国恩说,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大局。


前半生忽视的东西,后半生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去弥补。


不要等待为时已晚,才在痛苦中醒悟。


生命只有一次,保持健康,才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课题。




  • 吃过生活的苦,才知道读书不苦。


微博曾发起过一个调查:人生十大遗憾之事。


排在首位的,就是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,以致此生碌碌无为。



读书的苦只是一时的,生活的苦却是一辈子的。


在该读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,只能换来一生的底层和卑微。


17岁男孩李佳,嫌读书无聊,早早放弃学业,跟着父母进了内衣厂,成为厂里年纪最小的员工。


每天,他待在闷热的厂房里与女士内衣为伴,跟身旁的机器一样,不断重复剪线头的工作。


他每天要高强度工作11个小时,顿顿吃食堂没油水的饭菜,睡觉挤在八个人一间的宿舍里。


男孩说:“以前觉得上学辛苦,没想到打工的生活更苦。”


他想过换工作,可没有学历,也只能是从一家工厂换到另一家工厂。


少时懵懂,不懂放弃读书,到底放弃是什么。


待到年岁渐长,被生活的鞭子抽得遍体鳞伤,才会真正明白那句:不读书,就会一点点丧失生活的选择权。


曾从大学退学去送外卖,几年后又参加高考重返校园的王威,在回望自己的经历时,诚恳地告诫人们:


“人生能倒着走的话,可能每个人都能走得很好,但是现在人们都不能倒着走。


我如今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在你们面前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”


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
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,得过且过浑噩度日。


任何时候,读书都是你进入社会时最有用的入场券,是你笑对人生的强大底气。



  • 遭一次冷遇,才知圈子不能硬挤。


曾在知乎看过一个帖子。


一位网友参加同学聚会,他本心潮澎湃地想与同窗共忆青春岁月,可到酒店后,却发现所有同学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圈子。


一边是朝九晚五的普通白领,而另一边,要么是企业高管,要么是创业老板。


两个圈子之间,泾渭分明:前者闲话家常,后者畅谈经济。


白领同学想融入高管老板圈,可是他们身边早已围满了人,即便勉强挤在边缘,也说不上话。


这大概是当代人际交往最真实的写照:圈子是有阶层的,人是以群分的。


你没有实力,认识谁都没用。


张颂文未成名以前,被圈子排斥在外,无戏可演,只得去做表演老师。


郭德纲三闯北京,却求人无门,一直在相声界的边缘徘徊。


可是后来,当他们暗自蓄力,变得强大,有价值的圈子大门自然对他们敞开。


曾经我们也以为,结交人脉,就是给自己铺路。


遭过几次冷遇,受过几次排挤,才明白圈子是不用你踮着脚去够的。


有了实力,就有人脉;有了价值,自然有了圈子。


以实力分高低的世界,提升自己才是王道。


唯有不断修炼自己、充实自己,才能铺就天梯直上青云。




  • 受一次伤,才明白人情经不起检验。


白居易曾说:行路难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间。


最善变不过感情,最凉薄莫过人心。


东野圭吾的小说《幻夜》里,幸夫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,身边有一帮哥们,一呼百应。


他经常请朋友们吃喝玩乐,对他们的事尽心尽力。


可当他的工厂因无力偿还贷款而陷入绝境时,这些所谓的兄弟,一听说他要借钱,立马脸色大变。


不仅找各种理由拒绝,甚至对他避而不见。


有句话说:事不出,不知谁近谁远,人不品,不知谁浓谁淡。


受一次伤,就会明白关系经不起检验;


跌落一次,就能读懂什么叫世态炎凉。


季羡林老先生曾在书中写过一段往事。


当年的他,因为率真直言,得罪了一位大人物,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,送到牛棚改造。


在之后的几年的时间里,他成了燕园中一个“不可接触者”。


那些曾对他毕恭毕敬的人,顿时将他视作陌路,敬而远之。


可笑的是,当他官复原职,大家又忽地拥了上来,门可罗雀又变成了宾客盈门。


《增广贤文》中讲:有钱有酒多兄弟,急难何曾见一人。


人在高处时,只看到浮华春梦,身处卑微,才有机会看清世态人情。


未曾饱尝世态炎凉,我们学不会“区别对人”。


待到经历了、痛过了方才知晓,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的真心。


在你风光时靠近,落魄时离开的人,及时将他们请出你的生活。


患难时对你施以援手,低谷时对你不离不弃的人,才值得你真心相待。




有位作家曾说:这世上只有痛苦,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。


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


经历人间冷暖,看透世间百态后,才能看清人心,悟透人性。


降低期待,看淡得失,即便历经沧桑,依旧温柔勇敢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 网络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iyer.com/index.php/post/189.html

标签: 鸡汤

“能说服一个人的,从来不是道理,而是南墙” 的相关文章

“再想你,也不会主动了”

“再想你,也不会主动了”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过,熬很晚的夜只为了偷偷翻一个人的朋友圈从上到下;不知道你有没有抱着手机整晚不睡,就为了等一个人的一句晚安; 你抛弃了矜持,也全然不顾一点面子,你张牙舞爪又欢天喜地的喜欢他,并且将这种喜欢毫不掩饰见缝插针的告诉他。可...

不管理情绪,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

不管理情绪,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

Nature曾公布一组试验,研究员通过制造噪音、改变温度等方式,刺激小白鼠的情绪。结果表明,情绪过激的小白鼠,有极大概率发生DNA序列的重组。这些重组后的DNA,则会显著增加冠心病、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概率。从这个实验中,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和疾病...

成年以后:情绪要控,欲望要少,低谷要熬,心态要好

成年以后:情绪要控,欲望要少,低谷要熬,心态要好

时间太瘦,好不经用,不知不觉中,半生已过。趟过半生,经历了世事繁华,褪去了年少浮华,方才恍悟:过好一生的智慧,都藏在这4个“要”字里。情绪要控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“野马效应”。在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蝙蝠专门趴在野马屁股上吸血。有些马不以为然,而...

别把自己的脚,伸进别人的鞋里

别把自己的脚,伸进别人的鞋里

老人们常说:“别把自己的脚,伸进别人的鞋里。”确实如此,环境不同,难以感同身受;经历不同,很难完全理解。正如作家村上春树所说:“不是每一条鱼,都生活在同一片海中。”不用自己的标准,评论他人的生活,才能相处和睦,活得轻松自在。不评价他人的言行...

有远见的父母,不愿和这4种家庭结亲,非常现实

有远见的父母,不愿和这4种家庭结亲,非常现实

与自身条件悬殊比较大的家庭古人强调“门当户对”,就算到了今天,也不无道理。经济水平悬殊较大,婚后逐渐会感受到无所适从。并不存在看不起或是自觉高攀的心理,只是会替儿女思虑,家境的大不同,日后难免矛盾重重。好比自家条件不错,但另一方家里艰难,孩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